
你可能听说过蒙牛,这个中国乳业的巨头,它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,它的广告曾经在央视黄金时段霸屏,它的创始人牛根生曾经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。
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这位牛根生,如今已经淡出了蒙牛,甚至淡出了中国,他在加拿大开了一所学校,教老外学中文。这是怎么回事?他为什么要这么做?他现在的生活怎么样?
牛根生的创业之路:从50元到百亿身家
牛根生的一生,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,那就是“奇迹”。他出生于1958年,原本姓秦,但因为家境贫困,被生父母卖给了一户姓牛的人家,从此改姓牛。他的养母对他非常好,但是养父却经常打骂他,甚至不让他上高中。1978年,他的养父去世了,他的继母就把他赶出了家门,让他去当了一名养牛工人。
牛根生在养牛场非常能吃苦,什么活儿都抢着干,他就怕被养牛场扫地出门。1983年,他被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(后来的伊利)招走了,从一个洗瓶工做起,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胆识,一步步升到了副总裁的位置。1998年,他因为和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矛盾激化,被免去了副总裁的职务,40岁的他一气之下辞职了。
1999年,牛根生和他的一些老战友,创办了蒙牛集团,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。蒙牛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,几年内就成为了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,牛根生也成为了中国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。2004年,蒙牛在香港上市,牛根生一夜之间身家过亿,他创造了一个从50元到百亿身家的奇迹。
牛根生的慈善之路:从捐股到捐资
牛根生的一生,不仅是一个创业的奇迹,也是一个慈善的奇迹。他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,他曾经说过:“我从小就知道,人生最大的快乐,就是帮助别人。”他也一直践行着这句话,他的慈善事业,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,那就是“无私”。
2004年,牛根生捐出了他在蒙牛所持有的全部股份,成立了老牛基金会,成为了“全球捐股第一人”。他说:“我不想把钱留给我的子女,我想把钱留给社会,留给需要帮助的人。”他的捐赠主要用于支持教育、医疗、环保等公益事业,他的基金会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间慈善组织之一。
2011年,牛根生辞去了蒙牛的董事会主席的职务,他说:“我今后将主要投入慈善工作,实现数年来之夙愿。”他也做到了,他不仅继续捐赠,还亲自参与了很多慈善项目,比如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奶、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重大疾病救助、为灾区的人民提供救援和重建等等。他的慈善事业,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感激,他也被誉为“中国最伟大的慈善家之一”。
牛根生的转型之路:从实业家到教育家
牛根生的一生,还是一个转型的奇迹。他从一个养牛工人,变成了一个乳业巨头的创始人,又从一个实业家,变成了一个慈善家,他的转型,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,那就是“创新”。
2017年,牛根生在加拿大温哥华,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,他和他的老战友孙先红,创办了一所新西方教育集团,致力于教授加拿大人中文。他说:“我想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,了解中国的文化,了解中国的发展,这对于促进中外友好和合作,有着重要的意义。”
他的教育集团,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,通过对汉字的拉丁化,降低了加拿大人学习中文的难度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受到了很多学员的欢迎和好评。
牛根生现在已经定居在加拿大温哥华,和他的家人一起生活。他不仅关注着他的教育事业,还关注着中国和加拿大的各种社会活动,参与了很多文化交流和商业合作。
结语
牛根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,他从一个养牛工人,成长为一个乳业巨头的创始人,又从一个实业家,转型为一个慈善家,最后又从一个慈善家,变身为一个教育家。他的一生,充满了奇迹和创新,他不仅为中国的乳业和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还为中加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做出了努力。
